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我是六只鱼)_第九章 双管齐下(1 / 2)_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九章 双管齐下(1 / 2)

“凤勤,你不用给我帮忙,你自己玩一会儿去吧。”

    因为家里已经存了七八条大鱼,今天顾兆成回家,就只带回来了一些小杂鱼。

    这些小杂鱼处理了之后,可以做鱼酱,鱼酱配米饭也是一道很好的东北美食。

    煎的炸的,煮的炖的,蒸的烤的,那存花已经变着花样做遍。

    顾兆成也要想着给提供不同的食材。

    也就是依靠着那存花比一般妇女,好不少的手艺,顾家天天吃鱼,依然是很爱吃。

    老顾家吃不起肉的情况下,也只能多吃鱼补充营养。

    因为小杂鱼不值钱,很难卖出去,平常时候顾兆成看不上,但是偶尔给家里换换口味,还是可以的。

    顾兆成处理小杂鱼的时候,凤勤跑了过来要帮忙。

    “大哥,我也没事,我会做这些。”

    凤勤搬一个小板凳,就坐了下来,跟顾兆成一起处理,完全不给什么拒绝的机会。

    “凤勤,你不用这样抢着干活,你是客人,你这样搞的我们家留你住,就跟为了要你为我们家干活一样。”

    因为顾兆成希望凤勤回梁家,这一星期多,顾兆成也就没怎么和凤勤交流。

    不投入感情,离开的时候也就不会不舍。

    但既然这孩子要跟顾兆成凑一块,顾兆成倒是也可以和孩子沟通一下。

    虽然凤勤和兆喜一样都是八岁,还比兆喜小几个月。

    但是一个寄人篱下看人眼色,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女孩又比男孩早熟,凤勤的心里年龄大顾兆喜可以说不只两岁。

    “大哥,你不要把我当客人,你把我当家里人就行。”

    凤勤拘谨的笑了笑之后说道,明显对老顾家挺满意的。

    除了顾家有凤勤现在最信任的陈兴杰之外,顾长山和那存花待人也是真的很真诚友善。

    对于孩子来说,顾家的环境,确实要比一般家庭舒服很多。

    “是家里的人的话,你就更不应该干活了,你看兆喜,比你还大一点,他在家里又做过什么?”

    顾兆成依然是把凤勤当客人,没有让客人整天在家里干活的。

    而且这孩子越乖巧懂事,顾长山和那存花越喜欢,也就越舍不得把人送出去,把人留下的可能也就越大。

    当然了顾兆喜不是不懂事,不愿意在家里帮忙干活,只是家里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轮不到一个孩子做家务。

    “我也没有事做,闲着也是闲着,做一点能做的事,大妈在家里也能轻松一点。”

    凤勤说出来的话,还是很让人暖心。

    孩子随着烟台的习惯,叫顾兆成那存花大爹大妈,也比东北的大爷大娘叫法更亲近。

    如果不是想到这孩子长大之后,只看现在顾兆成都想把孩子留在顾家。

    “凤勤,这也好多天了,那天的事情,你想明白了没有?”

    顾兆成想聊的还是梁凤勤离家出走那天。….

    顾兆成觉得这孩子最大的心结,就是差点被冻死的这天。

    “我想过了。”凤勤点了点头。

    “如果你想过的话,就应该知道你妈不是不要你,她也有她的苦衷……”

    还是要把马二姨的难处跟凤勤讲一讲。

    跟顾兆喜可能讲不明白,但是梁凤勤的聪明劲,肯定是能理解一些的。

    梁家要把凤勤留下来,就是夫妻两口子一起下岗的结果。

    对于梁家来说,这也是天塌了的一件事。

    如果因为把凤勤留下来,丢掉家里的饭碗。

    凤勤是满意了,另外两个女儿可能就要没饭吃。

    对哪一家都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我想明白了,她就是没说过那样的话,她也是不想要我,想要把我送回山东去。”

    这孩子骨子里面其实挺强势,挺倔犟的。

    像是马晓云的女儿,性格都是一脉相承,在顾家显得乖巧。

    只不过是为了生存,怕无处可依,故意讨好顾家,才做出了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

    如果不是要依靠顾家生活的话,凤勤在顾家绝对不会是这个状态

    一个孩子为了生存,在老顾家生活,卖乖讨好,压抑伪装,感觉也谈不上多幸福。

    “也不能这样说,这不正好赶上林场困难了吗,如果不是为了保住工作,好养活你们三姐妹,你妈也不至于这样。”

    虽然顾兆成也不太认同马二姨的做法,但是顾兆成算是理解马二姨的难处,这也是一种选择。

    顾长山也是理解梁家的,要不然不会接受凤勤。

    “大哥,你是不想我在留在家里吗?”

    “我哪里会不愿意,家里就缺一个女儿。你在家里,爸笑脸都比以前多了。只是不能因为老顾家想要一个女儿,就把你从你妈身边夺走,老顾家不是这样自私的人家。”

    梁凤勤真的很聪明很敏感,顾兆成就是稍微透漏一些意思,孩子就察觉了出来。

    只是梁凤勤点出来,顾兆成也不能承认就是了。

    直说对凤勤是伤害是一方面,就是顾长山那存花,也接受不了,容不下一个小女孩的顾兆成。

    “凤勤,你这也算是从小就走南串北了,你看大哥长这么大,连边河都没有去过几次,你能不能跟大哥讲一讲,外面的世界,山东是怎么样的?”

    不能再劝凤勤走人,顾兆成就转移了话题。

    转移话题是一方面,也是想多了解一下凤勤。

    就是不愿意跟亲妈回家,养了六年的姥姥姥爷,小姨姨夫,也都是凤勤很亲的亲人。

    按说投奔这些人也很好。

    就算不接受亲妈,其他亲人不是没有,何必就非想赖在无亲无旧的顾家。

    “大哥你说烟台啊……”

    凤勤在烟台生活的其实不错,已经不是吃不饱的年代,不差凤勤这一口饭。

    城里各方面都要比山区好很多,吃的穿的玩的,跟山里都不是一个年代。….

    小姨姨夫对梁凤勤也称得上不错。

    还有姥姥姥爷可以帮忙照顾,也算是生活的很好。

    只不过最后,小姨家里下岗,已经照顾不了凤勤。

    这些亲人把梁凤勤一个人,送上了开来东北的火车,还是伤到了凤勤的心。

    对养了自己六年的小姨,也就没有了信任。

    “好了,大哥知道了,你去玩吧,这些鱼够咱们今天吃了的。”

    听了之后,顾兆成又一次断定,孩子的性格主要就是成型于幼年时期。

    孩子不是在顾家才长歪的,本身就是一个情感淡漠的人。

    更坚定了顾兆成,尽可能劝孩子回梁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