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我是六只鱼)_第七十三章 辞官不受(2 / 2)_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七十三章 辞官不受(2 / 2)

    赵宗全也知道自己不认老皇帝,要认回自己爹,这种操作做的不地道,不要脸。

    不想儿子,在朝廷上,支持不支持自己都不对,都为难。

    不想影响儿子的名声,玷污了儿子,就把赵宗全支离了汴梁。

    赵宗全对自己的便宜爹妈不怎么样,但是对自己大儿子,真的不错。

    现在事情告一段落,赵集英也就重返了汴梁。

    “讲。”赵宗全道。

    “之前父皇派儿臣清查盐税账目,现如今已经审查清楚,朝廷近些年来盐税,实缴只有应缴的十之三四。盐茶酒铁,乃我朝岁入主架,如今盐税模糊……儿臣希望父皇下令彻查。”

    皇考之事搁置了下来,朝堂之上也就继续之前的事情。

    原本在皇考之议之前,赵宗全是想着盐税之事,先搞钱的。

    但是被皇考之争影响,盐税之事直接被搁置了下去,到现在才被赵集英重新提起。

    “盐税乃是痼疾……国库空虚,不止一日之事,到如今,确实该到了清查之时。众位卿家,有谁愿意替朕去啊?”

    赵宗全配合着赵集英说道,只是赵宗全发问了之后,朝廷上鸦鹊无声,无人敢于应答。

    朝廷上站着的人,不少人都可以从盐税上得到好处。

    这件事算是赵宗全从群臣的手里扣钱,装进自己腰包,当然没人响应。

    有相关利益的不愿意干,没有相关利益的,也因为这件事牵连太广,得罪人太多,不愿意去趟浑水。

    关于盐税不管是太后一党,皇帝禹州一党,宰相韩章一党,都牵扯甚甚,哪一个都不干净。

    太后的金牌打手齐衡,老爹齐国公管理了十多年的盐务。

    这是因为先帝,看着平宁郡主的面子,给齐国公安排的肥差。

    就是希望平宁郡主能够生活富足,齐国公当然也不会客气,十多年下来,齐国公府富的流油。

    皇帝的禹州一伙,领头人顾廷烨,继承了白家的扬州盐庄,日进斗金,富可敌国。

….

    当然不可能是好好做生意,真要不走私,好好缴税。

    经营盐庄就变了一个苦活,赚的辛苦钱。

    以前的白家,现在的顾廷烨,好好缴税的话,怎么可能敛下如此巨财。

    白家的巨额家资,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走私得来的。

    然后韩章更是不干净,不提盐商平常要交多少保护费。

    只说韩氏一族完全控制了相州的民生领域。

    相州境内的不管私盐,还是官盐,都在韩家的掌握之中。

    慑于韩章的权势,就是私盐贩子,都不敢往相州贩盐。

    一州之人,指着韩家吃盐,就知道韩章能从盐税之中,得到多大的利益。

    朝堂上势力最大的就是这三波人,三波的头脑个个不干净。

    自己都不愿去查这件事,平常的中立之人,就更不愿意干这种事了。

    “盐税是天下大事,吏治清明,更是亘古难题,难得诸位卿家,顾忌亲眷同僚之情,就没有一个愿意肯替朝廷,替天下,清茶盐务的吗?”

    看着朝廷之上,久久无人应答,赵宗全继续发问道。

    也不是朝廷之中,不存在一心为公,不畏强权的耿直之人。

    但有这样品格的人,当然也就看不上,掀起了皇考之争的赵宗全,不愿为赵宗全出力。

    就连送给赵宗全江山的仁宗,赵宗全都是这般对待,谁敢给赵宗全卖力。

    查一波盐税,直接得罪了大半朝堂。

    以赵宗全,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做事风格。

    臣子为了赵宗全得罪了大半朝堂,断了无数人的财路。

    赵宗全这个老板不可靠,臣子帮着赵宗全收了财之后。

    赵宗全更可能把人卖了,消除大半个朝堂的怒火。

    基本就是一个累及妻儿,甚至整个家族的下场,谁愿意干。

    另外一个,朝堂上能主持这件事的人选不多,一般的人,也没资格直接跟朝廷上三股最大的势力掰头。

    有这种资格的人,没有谁真的就是莽夫。

    大周朝的皇帝是不杀文臣,但是下面的人斗起来没这么讲规矩。

    想要查盐税,自身实力不够,更容易竖着进横着出。

    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员,除了少数几个,都经过了不少的宦海沉浮,就没有几个绝对意义上的愣头青。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当然有。

    但是为了赵宗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朝堂上的共同认知,就是不值得。

    给朝堂上增加税收没问题,但是朝臣也见过你赵宗全怎么花钱。

    赵宗全不是没有过钱,当初抄家勋贵赵宗全也是发了一波。

    但是赵宗全把这些钱,都花在赏赐禹州团伙上,其他人当然不愿意干。

    各种原因就是导致了朝堂上就是寂静一片,群臣都是连动作都不敢有。

    不是怕什么君前失仪,完全就是生怕被赵宗全注意到。

    “难道有一事不和诸君心意,诸公就可以撒手朝堂了吗?”

    看到这个情况,赵宗全坐不住了,从龙椅上起身站了起来,对群臣怒斥道。

    “该…活该。”盛长柏在心里赞道。

    这个事完全是赵宗全在偷换概念。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顺心群臣的心,赵宗全是在挖文臣的根。

    没有礼法可以约束皇帝,文臣对皇帝也就没了制约权。

    赵与士大夫共天下,也就成了笑话。

    赵宗全侵害文臣的利益,还不让文臣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

    “你们紧紧抓着礼法不放,却放任蛀虫吞噬天下,对的起天下百姓吗?”赵宗全继续的无能狂怒道。

    “陛下,可推韩章大相公前往。”盛长柏顶头上司御史中丞回怼皇帝道。

    “陛下,臣附议,可推韩章大相公前往。”御史中丞的话,太符合盛长柏心意的原因,盛长柏跟着马上站出来附和道。

    “陛下,臣附议(附议)。”然后就是一片又一片人,御史台,谏院,太常礼院,礼部的官员,都站了出来附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