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木子李大湿)_第196章 夕阳下的日本汉方(1 / 2)_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96章 夕阳下的日本汉方(1 / 2)

“伤寒派”腹诊之代表作为《腹证奇览》。

  该书集各家腹诊之精华而编着,作者为稻叶克文礼,成书于1800年。

  书中既论述腹诊之方法,又强调腹证之辨证,并且有治疗之方药,更为可贵者,每一方证均附有形象化之腹诊图,使读者一目了然。

  稻叶克文礼师于古方派吉益东洞之信徒鹤泰荣门下,勤学“伤寒派”腹诊法。

  他为了精益求精,遍历日本各地,搜集诸家腹诊着作。

  1793年在远州滨松与和久田叔虎相遇,并收其为门徒,师生肝胆相照,共同钻研腹诊术。

  文礼病故后,叔虎继师业,于文化6年(1809年)着《腹证奇览翼》初篇出版;天保4年(1833年)二篇出版;永嘉6年(1853年)三、四篇出版。

  1981年5月间,医道日本社复刻《腹证奇览》、《腹证奇览翼》,二书合版名为《腹证奇览》(全),并由日本当代名医大塚敬节、矢数道明解题,现已正式出版。

  自昭和初年日本汉方医复兴以来,《腹证奇览》最为流行,汉方医家之腹诊法多以此为据,运用于临证。

  李介宾只觉得自己不过才看了一会儿而已,但当他再次抬头时,却发现外面的天空已经完全变黑了。

  “真是不好意思啊,我一下子看得太入神了。”李介宾有些歉意地说道。

  而此时此刻,月池则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时不时地给李介宾倒上一杯热茶。她的这份沉稳与淡定,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

  “是李君眼光独到,日本的汉方医学,追本溯源,是先辈们学习中国医学后,将之引进日本的。”

  “在群方中保留了适于日本风土和体质的部分,并加以研究、改良,演变成了现在的汉方医学。”

  “就辨证论治手段而言,中国在应用舌诊、脉诊方面较为普遍,在日本,因为习俗不同,应用腹诊技法更为普遍,并有独特的发展。”

  “贵国是汉方医学之源,在新的土壤中又得到了不同的进展。理应相互学习其长处,取长补短……”

  汤本月池这一番言辞说得合情合理、头头是道,令李介宾不禁频频颔首称是。

  他实在未曾料到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女子竟有如此豁达明理之胸襟。

  “嗯,纸上得来终觉浅......不知道能不能让月池同学亲自示范一下如何进行腹诊呢?”毕竟日式汉方疗法通常都采用腹诊手段,想必月池对此定然熟稔于心。

  只见月池的嘴角微微上扬,似有意无意地勾勒出一抹浅笑。

  “当然可以做个示范啦,不过嘛......腹诊是需要有模特才能实操的呀。”

  屋内仅有他们二人,若要演示,岂不是只剩下彼此可选?而所谓腹诊,顾名思义便是需要露出腹部......

  李介宾用他的小脑袋瓜子思索了一下,想道:夜间光线昏暗,即便想要现场演示恐怕也是难以看清。

  不如等待下一次专门找机会,有了合适的模特,再约月池亲自示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