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高粱河车神)_第346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2 / 2)_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346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2 / 2)

    其麾下的元从禁军都是随他从蜀地杀出来的精锐,见到皇帝陛下的神射之后,皆奋勇争先。

    李高迁、张平高、李仲文、姜宝谊等亲信大将各率精锐突击,尤其是徐州刺史裴敏之之子裴行严,因为勇猛平日得到了李源的厚待,临阵之时顶盔掼甲,骑着御赐的宝马,手持大槊杀入敌阵之中势不可挡。

    而柴荣加到天子旌旗,也高呼“今日天子亲自,亲冒矢石,我等不用命杀贼,更待何时?”随后亲自带队出击,猛攻杨氏诸部。

    其麾下家奴出身的猛将马三宝更是一马当先,连续擒获了杨谙、杨伯俊等好几个杨氏将领。

    杨侃虽然勇猛,但无奈败军之势难以挽回。没料到李源居然真的敢主动出击,还是亲自带队,试图整队却失败了,只能且战且退,退到了陈留境内。

    但深谙用兵之道的李源却令柴荣统率主将继续追击,根本不给杨氏众人重新整队的机会。

    最后杨侃亲自带精锐部曲殿后死战,才终于让其余各部能够成功整队过河,逃脱了唐军的追杀。

    而这场荥阳之战,唐军俘敌八千余,斩首三千级,杨氏麾下的青州军四散奔逃,溃不成军,成功渡过汴河东返的还不足两万人。

    荥阳之战打出了的效果,很是出人意料,在徐州援军还没赶到之前,李源和女婿柴荣就凭借不足两万的兵力,击破了“十万”青州大军。

    极大的震慑了大唐境内心怀二心的宵小之辈。

    唐军之中也都在谈论皇帝陛下射术,那就是八个字,“神乎其技”“例无虚发”。

    难怪齐王和秦王两位殿下都以善射而闻名,原来这技能是祖传的。

    荥阳之战最大的战略意义,还是解除了洛阳以东的风险。让前线的唐军能够心无旁骛的对决。

    至于南边的两个姓曹的,不出意外的,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曹烜围攻新野,发动了十万大军,西魏大司马丁景珍为首的一众将领全部参战,围攻了半个多月,也没有攻下城池。

    而驻守在宛城的南阳太守李大亮,直接率领三千骑兵南下,袭击了西魏从樊城往新野运送的粮食。

    李大亮这个人同样也是陇西李氏出身,祖籍陇西狄道,父祖皆为高官。早年曾经做过镇西将军庞勋的兵曹参军,庞勋战死后,跟随大队西迁入蜀,等到大唐建立之后,才因为陇西李氏的出身,得以受官为土门县令。

    当时,正赶上当地闹饥荒,县境出现许多盗贼。作为县令的李大亮对逃荒的老百姓,招亡散,抚贫瘠,甚至卖了自己乘坐的马,帮助百姓,劝大家垦田,当年该县粮食果然丰收,他又出击平息了盗贼,晋王李玄庆到其境内巡视时,下书奖劳,赐马五匹,帛五十段。

    后来,突厥又来进犯,李大亮考虑自己一个小小的县城没有力量相拒,于是,他大胆地单骑出城赴敌营,说服其豪帅,突厥兵感服,李大亮又杀掉自己的马与之宴乐,自己徒步返回土门,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

    李源特别高兴,升任李大亮为南阳太守,兼任左金吾卫将军,命其镇守荆襄。

    在西魏军刚一开始围攻新野的时候,手下的将领们就开始请命去救援新野。因为驻守新野的是皇亲国戚——琅琊郡王李孝彻,非常得李源信重的宗室翘楚。

    但李大亮就是不为所动,硬是挺了半个月,才突然出击,亲自带兵攻击西魏军的粮道。

    虽然新野到樊城的距离不远,但最初的一段时间西魏军戒备和护卫力量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时间一场,宛城的兵马没什么动静,西魏军也就放松了警惕。

    并且西魏军缺乏骑兵,对唐军的骑兵的来取自如也是感到无可奈何,在连续被袭扰多日之后,西魏也终于放弃了进攻新野。

    这城不大,但守城的李孝彻也是个硬骨头,不好啃,在加上不停袭扰的李大亮,曹烜最终放弃了夺取新野的计划,无奈退军。

    只有东线的江淮,曹元静发动了十万大军猛攻濡须口,前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夺取了濡须坞,随后兵分两路夹着濡须水利用水军运力,进攻东关和西关。

    曹元静站在楼船之上,望着不远处的关城自嘲道:“李王若在江淮,朕不能至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