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高粱河车神)_第248章 大燕魏王(2 / 2)_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48章 大燕魏王(2 / 2)

    设左右统军,以韩全、罗士襄充任。另外以王佛保为牙门将军,统率衙前精锐宿卫六百人。

    高盎的两千五百人,李元徽没有动,即便这一部已经被他连成了精锐,但因为高盎的父亲高大将军可还在洛阳呢,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好歹还活着,这时候你委任他等于是坑他了。

    将起闲置,好歹洛阳方面不会为难高家。

    经过一些列的调整、任命、晋升,以及军队的整编调动。已经是李司空的李元徽在六月初,派遣水军总管吕钦率水陆大军四万余,顺着长江逆流而上,进攻荆州的江夏。

    自领步骑五万余,走大别山北麓,渡过淮水从汝南进兵,看似要攻打西魏所占据的义阳。

    而在半个多月前,李大郎和李二郎兄弟为左右都督,率军出武关,围攻南阳。

    并且长江上游也传来消息,大姐率数万兵马出永安,已经攻下夷陵了。

    三哥李玄庆和荆州刺史司马修业,合兵六万,攻打襄阳。

    江淮方面出动了水陆步骑九万余,配合兄姐,就是为了一举攻下荆楚之地,打通连线。

    此时对于西魏政权来说,是个很危险的局面。

    仍旧被称为西燕,但是已经换成李家主政的关中势力集团,发动了四个方向三十万大军的合攻。

    李源诸子,甚至连女儿都出动了,直接让建国数年的荆州西魏势力处于危在旦夕之中。

    关键时刻,曹烜进行了一个非常具有智慧的外交手段,向洛阳朝廷的救援。

    “当年刘备率军伐吴,若是文皇帝也同时出兵,则吴亡矣。孙权向文帝称臣,换来的是我大魏的袖手旁观,这才让吴国不至于被两面夹击,才有夷陵之胜,和三足鼎立的局势。今日李氏挟幼主,妄兴刀兵,犯我大魏之境,此时正当结好洛阳,即便是俯首称臣,若能换的燕国发兵助我,解倒悬之危,亦无不可.”

    于是乎,曹烜在于众将商议过后,用这一番慷慨陈词换得了支持,随后派遣使者正式向洛阳,上表,称臣,求援。

    使者是“大魏”司徒蒯文贤亲自担任,在面见新皇帝慕容鞅的时候也是一番慷慨陈词。

    最为直接,也是最能打动慕容鞅的四个字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但慕容鞅没有立即同意,他觉得自己不能犯曹丕的错误。但好像局势又有些跟夷陵之战时候不太一样。

    于是召集诸位宰相大将军在宫中商议。

    慕容鞅说出了自己顾虑之后,大将军郑果立即进言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彼时魏文帝与孙权王位,又坐视其击败刘备,此其失也。然此时李氏诸子,以占据四州之地,若不救援,曹烜必亡,而李氏可得荆州,与江淮连成一线,届时可坐拥半壁江山,我大燕又该如何自处?臣以为,魏贼曹烜若可称臣,定要出兵相助,以免李氏独得荆州。”

    左仆射薛楚也道:“陛下,郑大将军所言臣深以为然,李氏诸子皆有才俊,李源又善抚人心,故关中、益州皆威信大行,若坐视其吞并荆州,则崤函之险不足守,李氏可率军直驱宛洛,届时无险可守,洛阳危矣。请陛下发兵助荆州退敌,而后可图谋荆州之地.”

    听到最后一句,慕容鞅来了精神,点点头道:“既然薛仆射和郑大将军都如此说,就传令娄大将军,救援荆州,令其节制战事.”

    于是乎,曹烜这个前魏的宗室,已经称帝的割据势力,上表洛阳新帝慕容鞅,去帝号,接受大燕皇帝的授予的官职。

    大燕新帝慕容鞅允准之后,下令大将军娄居士领豫州中外军进行支援,同时令大将军段义弘再攻潼关。

    随着大燕天使带着诏书一路赶至洛阳,曹烜登台受礼,跪拜于地,以臣子礼节接受了大燕皇帝敕封诏书。

    大燕魏王,闪亮登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