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高粱河车神)_第212章 吾宁不如刘备乎?(2 / 2)_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12章 吾宁不如刘备乎?(2 / 2)

    攻城器械也充足。还是年初,也就是二三月时,李元徽巡视各处防务之后亲自下命令调拨的。光是箭矢就补充了十万支。

    当时李元徽对柴桑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寻阳。

    现在也证明了,没有白重视,预判一点问题都没有。柴桑的确成为了双方博弈的重要节点。

    并且李元徽在曹元静来了之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就支援过来了,已经足见作为主帅对此处战场的重视程度。

    种种现实表明,柴桑最少一个月内,都不会有什么破城的危险。

    李元徽的所说的战略,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一众将领全都安下心来,准备耐心跟对面的东魏耗上了。

    柴桑城,周虬和李义恭,还有同郡豪强吴明澈等,站在城楼的西北脚的眺望台上。从这里可以看见大江之上和对岸,西边的东魏军大营,以及其背后的幕阜山脉。

    由此,周虬联想道眼下的情形,忽然感觉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义恭,明澈,你二人有没有觉得,眼下我军与东魏两军对峙之情形,似曾相识?”

    李义恭闻言笑了笑,他年纪只有二十多岁,在周虬面前是晚辈,年纪也没有吴明澈大,所以没有抢着开口。

    倒是吴明澈在想了一番之后,突然惊喜道:“我想到了,叔父,义恭,眼下情形,颇似蜀汉与东吴的夷陵之战,我等在柴桑,与昔年孙桓守夷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我等守住柴桑,魏军虽众,必自气衰.都督跨江而攻,可获全胜!”

    周虬虽然是武夫,但作为地方豪强,那是学过文章和兵法的,经史子集虽然不说精通,但也粗略读过。

    夷陵之战这种经典战例,更是耳熟能详。

    “如此说来,我等只要守住这柴桑,就是大功一件了?”

    “这是自然。就怕这东魏军也有能人,跟咱们对着耗下去.”李义恭补充道。

    吴明澈则不无担忧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不过大都督到了江北,就怕他会急着解柴桑之围,被东魏军所赚啊”

    李义恭道:“这吴兄却不必担心,都督用兵,历来稳重,年后他可是亲自来过柴桑,巡视了防务,又调拨了十万箭矢,此处情形,他难道会不知晓?你不会把都督当成寻常纨绔了吧?”

    吴明澈立即笑道:“是吴某失言了,都督用兵,自然是沉稳老练,嘿嘿,失言失言,伱等就当没听过这事啊.”

    李义恭则调笑道:“吴兄这让我们守口如瓶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个.”

    吴明澈道:“行了,今晚我做东,请你们喝酒,如何?”

    “就一顿?”

    “那就三顿,如何?”

    “好,成交。”

    城内庐江豪强们对于眼下的处境,也都保持着非常乐观的心态。

    甚至把这场大战,跟几百年前的夷陵之战联想起来。其中自然也是有鼓舞士气的原因。

    但同样,眼下的形势,跟那场彻底断绝大汉生机大战相比,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

    别的不说,光是曹元静本人,就跟蜀汉昭烈帝很像。

    都是帝室之后,家道中落,区别是一个织席贩履,另一个打鱼卖盐。

    不过曹元静的创业之路,可比刘先主顺利的多了。

    “夷陵之战?还真有些相似之处,但我曹某人是魏武之后,起兵数年,就占据江东,难道还能不如刘备?”

    在手下某个将领提出跟柴桑城吴李等人同样的联想之后,曹元静如是说道。

    随后其手下大将王雄延更是豪言道:“江北李元徽,只会龟缩防守的黄口小儿,此战我必擒之,使其为陛下牵马执蹬!”

    曹元静和众将闻言全都大笑不止,“哈哈哈哈.”

    虽然感觉曹元静感觉自己这个亲信,说的这个目标有点假大空,但还是张口勉励了一番。

    “好,你若能生擒李元徽,我就封你为国公。”

    随后,又扩大了一下范围。

    “诸位,尔等也是如此,生擒李元徽者,为国公!”

    “食邑万户,世袭罔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