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塞北大刀客)_第123章 郭桓招供!震动全国!朱檀愁了!(2 / 2)_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3章 郭桓招供!震动全国!朱檀愁了!(2 / 2)

    朱檀叹息一声。

    自己怎么这么忙呢?

    一点闲的时间都没有!

    刚刚处理完几个老夫子的事情,这就又要赶去处置郭桓案了。

    听说如今郭桓已经被关押在了刑部的大牢里。

    父皇给自己安排了几个助手。

    分别是审刑司右审刑吴庸、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平全、锦衣卫千户孙振刚。

    朱檀记得。

    吴庸就是那个历史上最终的替死鬼。

    为老朱杀了无数人,然后被推出去平众怒了。

    很快。

    来到刑部衙门。

    此时。

    吴庸、王平全、孙振刚都已等候在了门口。

    除了这三人。

    刑部尚书王惠迪也带人等在门口。

    “臣等,参见殿下!”

    朱檀摆摆手,毫不客气道:“王大人,钦命办案只有我们四人!你先回避吧!”

    没记错的话,眼前这位刑部尚书跟郭桓也有勾结,很快也是身首异处的结果。

    自己没必要多跟他客气。

    锦衣卫对这件事也留了个心眼。

    所以在将郭桓关进刑部大牢的时候,锦衣卫的人就日夜守在牢房门口,片刻不敢耽误,生怕他被人暗害。

    王惠迪听到这话,脸色一变。

    无奈只得退下。

    很快。

    朱檀等人进了一处堂中。

    四周已被锦衣卫的人警戒。

    朱檀皱眉道:“案子查的如何了?”

    吴庸苦笑一声。

    “那郭桓倒也老实!如今生怕遭了活罪,只求速死,所以对一切事情交代得都很清楚!”

    说着。

    交给朱檀一份口供。

    朱檀看了看。

    上面还有郭桓的签字画押。

    点了点头。

    翻看了起来。

    第一。

    应天、宣城、太平、广德、镇江五个府、州作为当年的“兴王之地”,也就是朱元璋起兵的根据地,因为长期承担着给朱元璋供给徭役和粮草的重担,朱元璋就下令将这些地方的名田和税收全部减免,官田减半征收。

    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些州府的官田税收竟然没有一丝一毫上缴国库,全被郭桓伙同官吏张钦私分变卖了!

    第二。

    户部去年收受的这些秋粮应该入仓450万石,但郭桓等人只收了60万石,包括折算成宝钞的200万石粮食,但还私吞了190万石!

    并且郭桓等人接受了浙西等府的贿赂,高达50万贯,折成白银便是10多万两!

    并指使府县官黄文等人勾结当地官吏继续舞弊,私分朝廷税收,金额不详。

    第三。

    在浙西各地有关机构征收税粮的时候,横征暴敛,譬如征一石米就索要水脚钱100文,车脚钱300文,口食钱100文。收验钱100文,神佛钱100文,甚至装粮食的容器也要收篓钱100文,一石米除了折钞2贯之外,又收了杂费900文!

    这些杂费也悉数落入了郭桓等人的腰包。

    第四。

    郭桓等人收受了今天太平等五州府的贿赂,没有征收应该收缴的马草,却将这部分负担压到了已经收过马草的安庆等地。

    第五。

    则更加耸人听闻!

    郭桓等人命令属下暗中默许一些交粮大户在豆子和粮食中拌水以增加斤两!

    如此一来,他们只需要用较少的粮食,就可以缴纳完相应的税赋,但这些粮食一旦沾了水,在仓库当中一下子就能害得整仓粮食悉数腐败!

    当时,每仓容量高达上万石,这一次就让朝廷损失不计其数!

    具体数目,还要细查。

    朱檀看到这里。

    只觉得一阵晕眩。

    除了这些交代清楚的事情。

    还有一些事情是交代不清楚的。

    那就是郭桓执掌户部的这些年,他所做的账目全部都是假的!

    譬如,河南布政使司洛阳府上缴户部的粮税是三百万石,但入仓之后,郭桓加上两竖,就改成了五百万石!

    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上缴户部的粮税是一百万石,郭桓添几笔,就改成了六百万石!

    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并不是实数,但是被郭桓这样改来改去这么多年早已乱得一塌糊涂,税收其实全是虚的。

    而这当中更加透露出来一个十分恐怖的事情,那就是郭桓竟然勾结了全国十几个布政使司的官员,包括各州府的!

    舞弊了这么多年,给朝廷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看着眼前的口供。

    朱檀彻底懵了。

    一开始。

    朱檀还想着,不扩散、不株连、不牵涉全国

    但眼下,按照老朱眼里不容沙子的脾气,怎么可能不株连!

    犯罪的线索十分清晰,每一个官员都只得调查!

    何况全国各地都有锦衣卫,要查出些问题还是不难的。

    只看朝廷怎么处置,如何定性了!

    同时。

    朱檀也有些怀疑。

    这郭桓是不是故意的?

    总之他要死了,牵出更多倒霉鬼来才是正常的。

    甚至。

    朱檀怀疑。

    这郭桓是不是想着法不责众,所以,把六部的大批官员都攀咬出来了!

    譬如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工部代理尚书、左侍郎麦至德.

    赵瑁的罪名是为其浙西老家的十几个亲戚求情,少算土地,少交田税两万石!

    王惠迪的罪名是在处置五六名赃官的时候,轻轻放过,压下了案子,偷偷将人放了!

    麦至德干脆就是跟郭桓同谋!

    二人一起倒卖了不少贪污来的粮食!

    可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细节,郭桓却语焉不详,完全没办法说清楚。

    朱檀完全有理由怀疑他是在诬告。

    目的就是牵连出满朝高官!

    到时候,老朱一看事态如此之大,说不定,就会对所有人网开一面!

    朱檀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郭桓都做了户部的代理尚书了。

    不至于想法这么幼稚吧?

    空运案和胡惟庸案都杀了好几万人!

    怎么可能因为你牵连的人多,老朱就不处理了。

    此时。

    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朱檀。

    吴庸忍不住道:“殿下!如今事实口供惧在,是否要继续拿人,继续审?”

    朱檀瞪了吴庸一眼。

    “继续拿人?继续审?再审下去,明日早朝陛下还怎么上?能上朝的官员还剩下多少?”

    吴庸苦笑一声,道:“要不然就只能呈给陛下看他的意见了!”

    朱檀点点头。

    收起了口供,道:“这件事,本王想想!明日再进宫禀报陛下!你们先回去!”

    三人面面相觑。

    大家谁不知道陛下性如烈火的性子!

    现在你说等等,说不准明日陛下就要骂人了!

    不过。

    眼前办差的毕竟是亲王,谁也不敢说什么。

    只得领命散去。

    朱檀看向锦衣卫千户孙振刚,道:“孙千户!你安排好妥当的人,一定要确保郭桓性命无忧!若是出了半点事情,本王唯你是问!”

    孙振刚拱手道:“下官遵命!殿下放心!”

    朱檀带着口供,返回了诸王馆中。

    眉头紧皱。

    此时。

    诸王馆内。

    朱檀的一处会客室。

    站着两人。

    分别是王府左长史尹绍。

    和王府的“杀鸡”专业户陈护卫。

    这陈护卫虽然是战场上的汉子,但对于追踪调查之事却极有心得,算是个十分值得信赖的助手。

    朱檀一开始就怀疑这郭桓案不简单,所以特意调了陈护卫带着十几个精干人手过来,其中几人,还是跟舅舅郭英借来的上过战场的谍探好手,甚至比普通锦衣卫还要强一些。

    这些人,是要负责盯梢几名办案人员的。

    锦衣卫主要对皇帝负责,被腐蚀的可能性不大,朱檀从一开始也没怎么怀疑那个千户孙振刚。

    更何况锦衣卫的人警惕性极强,自己手下这些人的身手也未必就比人家厉害。

    所以朱檀也没有打算调查他们,否则若是引起误会,反而不妥。

    朱檀对陈护卫道:“接下来本王给你安排一个任务,去盯紧审刑司右审刑吴庸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平全!他们平日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见过什么人都要记得一清二楚,并且绝不能打草惊蛇,否则,后果你知道的!”

    陈护卫恭敬领命。

    身边的尹绍忍不住道:“殿下.这两人都是朝中正三品的大员,如此跟踪是否不妥?”

    朱檀点点头,道:“确实不妥!要不然本王安排给你一个任务。你去跟这俩人好好聊聊,让他们把本王想知道的问题交代清楚。若是做不到,本王就砍你的头如何?”

    尹绍干笑一声,道:“下官以为,殿下如此安排再妥当不过!

    这些人确实只有盯紧才能说实话的。”

    朱檀哼了一声。

    很快,众人离开诸王馆。

    偷偷潜入夜色之中。

    朱檀静静坐在椅子上。

    看着手中的口供。

    这份口供明显是不完整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郭桓并没有交代出那些晋商!

    晋商吴清臣将郭桓的罪过写得这么清楚,若说两人之间没有勾结是不可能的。

    而在口供当中,吴庸也问过郭桓是否认识吴清臣,郭桓当时矢口否认!

    这让朱檀更加难以置信。

    一个连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都要交代出来,甚至全国十几个布政使司,上至布政使,下至府、州、县,全都攀扯出来的人,竟然会保护一个商贾?

    怎么可能?

    朱檀现在感觉,这份口供一定有问题!

    自己作为整个案件的主审,但没有参与对郭桓的审理。

    都是三人审出来的。

    事实上。

    朱檀一开始也是想着避一避。

    现在看来,也避对了。

    审出这么大的问题,可以说是将全天下的人都得罪遍了。

    幸好朱檀没有参与其中,只是挂个名负责汇总,到时候替死鬼也是这三个人。

    不过,这样做的坏处就是,如果三个人合谋在一起,若是想欺瞒朱檀乃至于老朱的话,那也是轻而易举!

    如今。

    跟踪调查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自己还是要亲眼看看郭桓,问清楚一些事情才行!

    可是为什么锦衣卫、都察院、审刑司能勾结在一起?

    不可能啊!

    为什么郭桓要死保吴清臣?

    还是说,吴庸、王平全跟孙振刚为了保吴清臣,所以将他的名字抹去了?

    一时间。

    朱檀想的头痛无比。

    忽然。

    一双柔胰抚在了朱檀的头上。

    轻轻为他按摩起来。

    朱檀嘿嘿一笑。

    来人不用猜,一定是他的亲亲好王妃了。

    朱檀轻抚了一下汤氏的手。

    依然细腻滑嫩的惊人!

    汤氏玉手微微一颤。

    但还是任由朱檀抓了在手里。

    只是眼睛紧闭着,睫毛微微颤动,俏脸通红,一动也不敢动。

    朱檀猛地站起身来,紧紧揽住汤氏。

    汤氏颤声道:“殿殿下!”

    朱檀笑道:“怎么了?”

    汤氏道:“你你刚才不是头疼吗?”

    朱檀点点头,道:“是头疼!不过王妃来了,本王就全都好啦!”

    汤氏道:“那好了的话,妾身就告退了!”

    朱檀笑嘻嘻道:“好啊.本王随你一起退!”

    汤氏脸色羞红道:“不不好!”

    朱檀笑道:“那本王不退,先进!退了再进!进了再退!”

    汤氏愣了许久。

    忽然被朱檀猛地一把横抱起。

    对朱檀来说。

    眼下,解决烦恼的最好办法,就是先做些快乐的事情。

    北平。

    燕王府。

    朱棣、僧道衍、金忠、张玉、朱能几人正在府中议事。

    忽然,朱棣看着手中的一封信,满脸震撼!

    忍不住失声道:“怎么可能!魏国公大好了!”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震惊无比!

    僧道衍惊道:“魏国公生了那样重的病,竟然可以大好?”

    朱棣忍不住呵呵大笑道:“确实大好了!此事是增寿亲笔所书!绝无问题!本王要将这大好事告诉王妃!呵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