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开始当女神(且听夏风吟)_第1262章 什么是国际巨星啊(二)(2 / 2)_从东京开始当女神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1262章 什么是国际巨星啊(二)(2 / 2)

        但是神是仁慈的,他会让人造方舟,给族群留有一线生机。

        所以人类又都感谢着神的仁慈,却不感谢造出方舟的诺亚。

        <div  class="contentadv">        这就导致,外国人根本无法想象华夏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没有信仰。

        其实华夏不是没有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唯独不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虔诚祷告。

        无数的案例告诉人们,向神祈祷是没有用的,终究只能靠自己。

        像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再目前的美国还是相当吃香的。

        所以《洪荒》能在网上获得那么多的拥簇,路人在看完电影后,会对它表达的精神赞口不绝。

        至少从目前的影评来看,无论是路人还是专业影评员,都觉得《洪荒》非常不错,并且还具有着独特的东方哲理,非常具有深度。

        除了没有黑人演员以外,基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瑕疵。

        不过因为这本来就是一部华夏电影,华夏那边又不产黑人,所以政治正确当然也无法套到《洪荒》的头上。

        总之,目前网上的风评,对于《洪荒》是非常利好的。

        一部如此成功的商业电影,一部如此具有内涵的外国电影,一部全员演技在线的优质电影,已经完全达到了评奖的标准。

        但凡洪荒讲的不是华夏的神话,而是印第安或者英格兰的神话,那洛泉觉得自己甚至敢去碰一碰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

        当然,如果真是这两种神话的话,估计票房就没有现在这么炸裂了。

        反正按照塞弗尔特的说法,一部电影如果在票房上能取得空前成功的话,评奖的时候多少还是能得到一点名气分的。

        所以他以及他身后的环球公司,是非常看好《洪荒》这部电影,会全力安排媒体制造舆论。

        同时他还希望,洪荒第二部在上映的时候,国外也能同步上映。

        隔得太久盗版横飞,总归是会影响票房的。

        在商言商,塞弗尔特当然希望能够赚得更多,相应的洛泉也能赚得更多。

        对于他们俩而言,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对于国外的洪荒迷们,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

        毕竟在电影院里看,和在家里看,区别还是相当大的。

        那种视觉效果,不是手机或者电脑屏幕那点平面能够比拟得了的。

        有人说家庭影院一样能获得良好的体验,但都看得起家庭影院了,会速度那点钱去看正版吗?

        即便不愿意跟太多人挤,也会选择直接包场。

        而不是在谷歌上搜索一个又一个不需要注册就能直接观影的盗版网站,同时忍受昏暗的画面、失准的色彩和瓮声瓮气的音效。

        所以,同步上映这个东西,对于电影票房而言,几乎是看不到坏处的。

        至于审核,有环球公司帮忙,那边也不会太为难洛泉。

        有些扯得太远了,抛开洪荒第二部不谈,洪荒第一部如果能拿到大奖的话,环球完全可以将其塑造成一部东方的指环王。

        前两部铺垫,最后一部来个超级大作,说不定能像王者归来那样直接横扫奥斯卡。

        这是洛泉给塞弗尔所描绘的画面,她看到的指环王三部曲在影史中不朽的地位。

        而塞弗尔特看到的,则是指环王三部曲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想要《洪荒》火,而且是越火越好。

        画大饼是洛泉的惯用技能,但她画的大饼基本都实现了。

        合作了那么多次,塞弗尔特即便不念彼此之间的友情,也同样会无条件地支持她。

        所以在从洛泉这里得到准确的答复之后,塞弗尔特立刻就跟老爹商量去了,他准备动用环球最好的媒体资源,来给洪荒造势。

        将其塑造成东方的指环王,甚至是摘掉指环王的标签,成为独一无二的洪荒神话。

        目标,塑造计划大致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洪荒之开天辟地》拿下最佳外语影片。

        第二步,《洪荒之巫妖大劫》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

        第三步,《洪荒之封神》横扫奥斯卡。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么洛泉基本也就封神了。

        当然,想要达成这样的成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需要多方的努力,以及无数人的呕心沥血。

        而且这个计划,从第一步开始就非常难。

        至少在《卧虎藏龙》的那个年代,美国这边意识形态的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甚至为了开拓华夏的电影市场,那边其实是非常愿意给出一些奖项的。

        整体环境,其实要比现在宽松得多。

        现在,不说日益加深的歧视问题,一些政客也会拿奖项的归属来做文章。

        说好听点,是奥斯卡这么有影响力的大奖,怎么能给一部华夏电影呢。

        说难听点就是,上映电影可以,毕竟他们也能赚钱。

        想拿奖不行,那样意识形态的斗争就处在下风了。

        洛泉之前拍的那些得奖电影,都没有太多的华夏元素,所以那些政客并不会从中作梗。

        但如果将对象更换成《洪荒》的话,那结果可就不太好说了。

        所以洛泉依旧面临着从零开始的艰难处境。

        光靠环球公司的舆论,或许还不太能够打动所有的评委。

        好在她在美国,也并不只是认识塞弗尔特着一个朋友。

        如果另外几个朋友能念点旧情的话,那《洪荒》的前景还是相当光明的,实现三步走计划的概率也能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