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城堡穿古代(零落成泥)_第29章 子爵级(1 / 2)_带着城堡穿古代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第29章 子爵级(1 / 2)

第二天起来后,陈榕发觉卫承眼下有淡淡的阴影,想是昨晚没睡好。

陈榕只当没注意到,打了招呼后带上自己的牙刷布巾去溪边刷牙洗脸。在不小心刷出一条血丝后,她决定尽快升级牙刷了。这牙刷是野猪毛做的,有点硬,先前条件有限,自然只能买到这种。她听吴小萍说,还有一种价格贵上两三倍的,用的是马鬓毛,柔软好用。

现在她有钱了,当然要让自己好过一些。

洗漱过后,陈榕与众人分批吃过早饭。

如今陈家堡的人多起来后,事务大厅就无法承载所有人一道用餐了,只能分批使用。

今日正好是吴小萍带着采购组再去庆平县城采购的日子,陈榕便将自己的想法跟她说,再把需要购买炎药原料的相广成托付给她。

送走采购组后,陈榕拿上她画的蒸馏器分解示意图给陶二郎,细细解释了一番,让他接下来就做这个。

蒸馏器的原理极其简单,利用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将它们分开。加热后沸点低的液体先沸腾跑出来,冷凝后便可分离。

这蒸馏器同样可用来提纯主塔地下储藏室的那批白兰地。她记得酒精与水有共沸现象,利用蒸馏法能得到的酒精浓度最高不会超过95。不过75的酒精溶液可用作消毒,蒸馏法足够了,成品给翁茯苓用是个利器。95酒精是个理论值,蒸馏出的酒精具体含量她还得测量,可以用密度估个大概,而密度可以用简单的浮子密度计测。

陈榕将制作蒸馏器一事交给陶二郎后便往主塔走,边走边飞快地在脑子里思考着。幸好她中学时学得很认真,活用基本的理化生常识,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感谢义务教育!

陈榕回到礼拜堂时,只见翁茯苓正在看书。

她教课自然没有教材,有些好奇,便悄悄上前,见翁茯苓看的是一本医书。

翁茯苓起先没注意到陈榕,直到陈榕突然抬手按住了她的书页。

她像是被吓到的猫,惊慌地丢掉了手中的书,抬头看去,见是陈榕,她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慌乱地说道:“陈姑娘,我只是闲来无事随便翻翻书……”

按照陈榕在课程上说的,翁茯苓和相广成必须抛弃旧有的体系,全盘接受她的新体系。因目前还做不了实验,陈榕说的都是纸上谈兵,她和相广成心中到底充满了困惑。

此刻,被陈榕抓住自己看旧有的书籍,翁茯苓就像是被老师抓住上课看武侠小说的中学生一样忐忑。

陈榕没听翁茯苓解释,而是拿起了那本医书。

大邺的传统医学叫邺医,陈榕听翁茯苓说,西岐和南珲也有自己国家的传统医学,分别叫岐医和珲医,这三国的医学届时不时有交流,但都认为自己才是最正统的,吵了百年都没有结果。

翁茯苓的这本医书记载了不少药方,而陈榕对此感兴趣,是因为她正好看到一个让她产生熟悉感的东西:硼砂。

硼砂在邺医中是一种药材,可在陈榕看来,另有大用!

陈榕之前受制于记忆的淡化,认为只要有一个口子,便能想起她该想起的事,而如今,这口子出现了。

用硼砂作为添加剂做出的高硼硅玻璃,硬度大,抗磨耗,热稳定性好,做成实验室器材就很足够了。

而随之提取出来的记忆也告诉陈榕,硼易挥发,坩埚窑必须想办法尽量密封。同时,高硼硅玻璃需要加氯化钠即食盐作为澄清剂。

陈榕捧着医书,顶着翁茯苓那忐忑的视线细细思索。

做窗玻璃用淡绿色半透明的玻璃没问题,但若要拿来做实验室器皿,除了一些有特殊保存方法的试剂瓶需要用深色玻璃,其余的基本还是无色透明的玻璃。那么,如今陶二郎使用的原料就不行了。

能做玻璃的原料很多,若能找到含杂物极少的白沙,再加上她从鲁蒙手上买到的纯碱作为助熔剂,加入生石灰、硼砂、食盐,应该就能做出她想要的无色透明的高硼硅玻璃。

有了解决方法,陈榕心情很好,将医书还给翁茯苓,笑道:“我忽然想起,我似乎还欠你一个答案。”

翁茯苓顿时收敛心神,期待地看着陈榕。

陈榕道:“有一样东西,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妇和婴儿的生存率,它叫产钳。”

产钳是一种简单却伟大的发明,它可以帮助胎位不正难产的产妇娩出胎儿,在无法使用剖宫产的时代,简直是神器。

陈榕曾听她那当实习医生的表姐说过,能用好产钳的都是大牛,在现代医院,很多产科医生剖宫产随便都能做,可用产钳将胎儿“夹”出来却不敢,这是个技术活。在这个没有无菌手术室没有麻醉药做不了剖宫产的时代,有一把产钳,真是能救命的。

陈榕边介绍边画下产钳的模样给翁茯苓看,感谢她自己拥有一颗好奇心,听完她表姐说之后还自己去查了。

翁茯苓听得两眼发亮,胎位不正能拨一下最好,她怎么没想到手够不着可以用别的东西啊!

“我记得我们这儿已经有三个铁匠了,他们的工作区正在搭建,到时候让他们做一把出来。”陈榕道。有卫承帮着做“人口普查”,她对自己的领民结构相当清楚。

翁茯苓连连点头,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试试手感了!

看着翁茯苓兴奋的模样,陈榕也忍不住微笑起来。

无色透明玻璃若能做出来,则磨出个放大镜毫无压力,以后说不定还能搞个显微镜出来。

这么一想,她都要跟翁茯苓一样激动了。

两日后,陈家堡采购组平安归来,带来陈榕要的东西,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大邺境内有两位藩王拉起旗帜造反,其中一处正好是大邺的产粮大区,这种紧张的气氛也蔓延到了庆平县,吴小萍一行人也算是运气好,才能在庆平县城的粮食价格大涨之前买好东西。

如今已是十月半,加上新买回来的粮食,即便没新的储备,吃到明年元宵后没问题。再不行,还可以去找潘家想想办法,对此陈榕倒是并不担心。

相广成买到了足够的原料,被陈榕赶得远远的配炎药去了,与此同时,她把吴小萍和周况叫来,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因内城墙只是作为领主成长系统升级的一个条件来完成,陈榕对此要求不高,能稳住就行——把城墙和闲散人员都稳住。好在之后还可以继续造给未来领民居住的房子,还有作为真正防御手段的外城墙,有再多的闲散人员都能给它安排上。

陈榕给周况升了职,让他成为建造组管事,隶属于后勤部,即归吴小萍管辖。吴小萍上任到如今也一个多月了,虽起初有些青涩,却很快便适应了,陈榕对她的表现很满意,又给她加了点担子。

若是一个月前,吴小萍必定惶恐推辞,但如今她对自己有了信心,再加上知道无论如何陈榕都会成为她的后盾,因此她欣然接受了这份重担。

相广成则是以顾问的名义加入到“城墙建造组”里,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建造城墙需要不少人,男女都能用上,陈榕给的预算多,时间要求紧,因此基本上把除了孩子之外的闲散人员都用上了,搬运石头不需要技术。

在生产之前,陈榕把相广成叫来,叮嘱了生产安全问题,还把滑轮相关的知识填鸭似的教给他,好让他这个技术顾问能尽可能地发挥作用。

一脑袋浆糊的相广成临走前道:“陈师姐,贫道觉得,一个月三两银子真的不值得贫道如此卖命。”

陈榕笑道:“有句俗语叫,上山容易下山难。”

这哪是这个意思啊。

相广成嘀咕着叹息离去,唉,上贼船了啊,还能如何?

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后,那种闲出来的毛病果然就少了。

陈榕继续投入到玻璃的制作中。陶二郎制作玻璃很多年了,但他并非冥顽不灵的人,也可能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管陈榕提什么样的意见,他心里就算不赞同,也会认真去履行。

当然,陈榕所说的“意见”最后总被证明是对的,由此陶二郎是心悦诚服,并在做出第一套玻璃蒸馏器后请求陈榕收下自己儿子当学生。

“陈姑娘,小人知道您教给相道长的都是不传之秘,小人发誓,绝不会探听陈姑娘教给小儿的任何东西,小儿从今往后定会好好孝敬陈姑娘,绝不做辱没师门之事!”

当陈榕正在检查蒸馏器时,陶二郎冷不丁地跪了下来,极为诚恳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陈榕差点摔了蒸馏器的一部分,连忙道:“哎,你先起来,别动不动就下跪,吓我一跳。”

陶二郎却把自己儿子陶小房也拉着跪下,如果此刻他妻子在,他肯定也会拉着一起跪下。

“求陈姑娘开恩!”

陈榕知道若不答应陶二郎,他可能都不会起来。

这算不算是道德绑架呢?

她一边思索着一边道:“好,我收下他了。”

陶二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置信地看着陈榕,又陡然回过神来,压着陶小房的脑袋让他磕头:“还不快拜见老师!”

陈榕还没来得及拦,陶小房的脑袋就咚的一声撞上了坚硬的泥地。

忍不住觉得额头一痛的陈榕:“……起来吧,我的师门不兴跪拜这一套。”

陶二郎父子站了起来,脸上都有激动之色。

陈榕看着陶小房面上的期待,忽然想起电视中失学儿童脸上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她知道,陶小房的情绪跟失学儿童还是不一样的,两边社会环境不同,陶小房或许只是为今后能有个堡主老师而激动也不一定。

她忽然想到,陈家堡如今孩子不少,那些十岁以下的她何不都召集来扫盲?她教的课程,从小孩抓起肯定更好,但在那之前,他们得先识字……她之前只让相广成和翁茯苓跟着她学,一是二人有这个想法且他们学会了立刻就能转化成生产力,二是他们本就识字,不用她多费力。

陈榕对陶小房道:“我做老师是很严格的,今日收你可以,然而今后若见你学习态度不端,除名也是瞬息的事。”

陶小房连忙点头,眼神亮晶晶的:“是,老师。”

陈榕检查确认这蒸馏器正是她想要的,叮嘱陶二郎再继续做,并让他看看陈家堡有没有合适的人,招一些学徒,先把队伍搭建起来。玻璃的生产问题解决了,她能做想做的东西多着呢,一个陶二郎肯定不够。

随后陈榕找了周大义。

周大义一向很喜欢被陈榕差遣,脸上带笑道:“陈姑娘,有何吩咐?小人听着呢!”

陈榕道:“两件事。其一,你去找几个闲着的成年男女,等候我调遣。其二,去问小莲要十岁以下孩童的名单,我要你尽快让他们识字,上课一事你也可以找翁茯苓帮忙。”

如今陈家堡人口是多了,但识字的比例反而降低了,只能一个人当两个来用。

周大义连连点头应下,正打算去办,却被陈榕叫住:“周大义,你作为商业部主管,应当有自己的手下,找些机灵的,我们不久之后会用上。”

周大义一愣,随即满脸红光地点头。他其实一直在观察陈家堡众人,但没有陈榕亲口说,他也不敢多做什么,怕她以为自己有异心。今日有她亲口给了许可,他便不用再多顾忌了!

周大义找的人很快便来了,陈榕这边也自己去叫来了蒋兰。蒋兰之前作为采摘组的负责人去摘过棕榈仁,后来还帮着榨出棕榈仁油给陈榕做实验用,陈榕便又找了她来。

陈榕把蒋兰提拔为商业部生产组的管事,让她总负责棕榈仁油的压榨、桉树精油的提纯以及香皂的生产。当然,起初陈榕都会参与其中,毕竟不少技术细节都得由她来调整——等相广成开山的事搞定,这些事她都会丢给相广成做,不出意外的话,他是未来的科研部总管。

在陈榕大致说了自己的安排之后,蒋兰这个略显沉默的妇人只是点头应下。

蒋兰和吴小萍是妯娌关系,吴小萍这段时间的忙碌和作为蒋兰都看在眼里,过去她与吴小萍之间关系虽也融洽,却总免不了暗暗较劲,见吴小萍当了总管,地位与以前截然不同,她自然也会羡慕乃至嫉妒。

如今被陈榕交代了重任,蒋兰面上不显,心中却有些雀跃,她总算也能证明自己了!

陈榕不关心蒋兰是什么想法,她给工资,蒋兰能办好事,那就行了。让蒋兰先去找人安排,她自己则继续四下闲逛。

当然了,领主大人的闲逛不能称之为闲逛,而是叫巡察领地。

虽然事情都分派了下去,但陈榕还必须总揽全局,有问题要及时指出。

这一路走过去,腾得出手来的都会笑着道一句“陈姑娘”,而陈榕则一一回以微笑,做足了姿态。

她忽然想起了她的爸爸,中学时她经常在周末去她爸的厂里写作业,她爸总是会来厂门口接她,当她随着他一路往办公楼走时,路上遇到的员工便是类似的表现,带着笑容又有些敬畏地说着“厂长好”。

恍惚间,两个场景似乎就这样重合了,她朝身边看去,她爸脸上是亲切又不失威严的微笑。

“陈姑娘好。”

又一声招呼,一切幻象消弭。

陈榕微勾嘴角,笑得恰到好处,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