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看泉听风)_3、姐妹(三)(2 / 2)_权臣的掌珠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3、姐妹(三)(2 / 2)

权臣的掌珠 看泉听风 5005 字 2020-04-06

“换了衣服再去。”崔氏见女儿只穿了件缎面丝绵里披风,担心女儿着凉,吩咐丫鬟给女儿换上新作的小袄,又给她裹了件大红羽缎皮白狐皮里的斗篷才罢休。

王珞任崔氏给自己穿衣,她前世亲缘浅薄,这世有幸得了母亲疼爱,她格外珍惜。崔氏满意的看着换上新衣服的女儿,她闺女就该穿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把所有人都压下去。

卫国公夫人沈氏素知小儿媳的脾气秉性,知道她肯定不会对自己派来的人有好脸色,特地派自己的心腹吴媪过来,吴媪是从小陪沈夫人长大丫鬟,伺候沈夫人有四十多年了,行事最妥帖。她本以为来修身院后会有番冷遇,没想进了院门就被人安排进了倒座房的暖炉边取暖烤火,茶盏里是热而不烫的清水,还有几个婆子陪着说话,这等待遇让吴媪说不出个不好。

“姑娘来了。”随着下人的轻唤,吴媪忙放下手茶盏,出门迎三姑娘。当看到由侍女簇拥着款款走来的三姑娘时,她不由有瞬间的恍惚,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大姑娘。

王家每隔两代就有姑娘入宫,早些年王家显赫时,就是皇后娘娘都出了两个,到了老国公那辈王家没落了,险些连世袭的爵位都没保住,亏得大姑娘入宫得了圣宠,才保住了家里爵位,大姑娘也是王家公认最出挑的姑娘,是夫人最大的骄傲。

夫人夸奖家孙女时能说句“有几分你姑姑当年的品格”,就算是莫大的赞许了。在三房这位三姑娘没回京前,吴媪也觉得自家大姑娘是年轻时是顶顶出挑的美人儿,家后辈没个比得上的,可自见了三姑娘,她不得不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算是大姑娘当年都没三姑娘这份容貌品格。

这天下美人各有千秋,三姑娘容色昭昭、潋滟生辉,本该让人觉得张扬,可偏偏这份张扬却被三姑娘从骨子里流出静压了下去,只见她这么慢慢的走来,就让人觉得心头少了几分烦躁。这份气度莫说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就是寻常妇人也没有,哪个贵夫人不是居移气、养移体多年才养出这份涵养?难怪夫人想让三房三姑娘入宫,也只有这样的性子才能在宫里耐得住寂寞、熬的出头。

吴媪心暗暗惋惜,这般品格的姑娘却生在三房,还摊上了这么个亲娘,也是命数。她快步上前,恭敬给王珞行礼:“姑娘小心脚下。”王珞在三房排行第三,在国公府里排行第,王家女儿常有入宫,家对女儿的态度也跟别家不同,不存在重视儿子忽略姑娘的情况,姑娘们都是娇养长大的。

王珞对吴媪客气的笑:“有劳吴媪了。”王珞对祖母的人向来是客气有余、亲近不足,祖母看不上阿娘,想要让祖母亲近自己,只有远离阿娘。王珞两辈子也就这么个疼爱自己的亲娘,她又怎么会为了外人放弃亲娘?

“伺候是姑娘是奴该做的。”吴媪哪敢小看娘?国公府上有五房人,光各房主子加起来就有近百口人,这样聚族而居的大家子是瞒不了什么秘密的,三房当家崔娘子是什么脾气,吴媪再了解不过,三郎君也是万事不管的富贵闲人。这样的当家人,却有行事如此妥帖的下人,其谁出力最多不言而喻。崔氏大约是把自己所有的精华都堆在女儿身上了,自己身上半点没留。

王珞注意到吴媪带来的几个人,刚从长姐屋里出来,手上还抱了好几个包裹,王珞了然,看来长姐以后要跟祖母住了,她还奇怪他们来京城都快年了,长姐怎么还没有动作?原来是等着好机会次成功。

吴媪见王珞目光扫过仆人手的包裹,尴尬的解释说:“自打四娘出嫁后,夫人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夫人就想着让五娘多陪自己说说话,所以让五娘去院里多住几天。”五娘就是王珞的长姐王琼,她在家排行第五。

王琼说:“我们当晚辈的,孝顺长辈是应该的。”王珞挺赞同她娘跟长姐分开的,如果说有人天生字不对的话,她娘跟长姐就是个最经典的例子。自她满三岁后,她就常年看着阿娘跟长姐吵、阿耶跟阿娘吵……她最大的希望就是,阿娘能跟长姐分开,桥归桥、路归路。

吴媪见王珞神色温和、笑容清浅,直还真吃不透姑娘说的到底是不是真心话。

两人路有句没句的闲话,很快就到了沈夫人的院落,王珞还没踏进堂屋,就听到屋里的说笑声,听起来似乎很热闹。王珞解下斗篷,掀帘走入堂屋,堂屋里除了王琼外,还有好几个堂姐妹,几名绣娘正在给众人量体裁衣,大家见王珞进来,顿时笑容敛,屋内顿时出现阵尴尬的安静。

第三章

这份安静让屋里几位姑娘难免有些不自在,除了想着自己心事的王琼外,别人都细微的挪到了下身体。沈夫人将几位孙女的神态举动尽收眼底,不动声色的看着王珞。

王珞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屋内尴尬气氛,她笑盈盈的走到沈夫人身边行礼请安:“祖母。”

她微笑时唇边会泛起两个浅浅的笑靥,淡粉的樱唇内隐约可见点莹洁的皓齿。跟时下仕女习惯驼背塌肩不同,王珞无论何时何地腰背都挺得笔直,即使是弯腰行礼,修长的颈脖依然微微抬起,在下颚和肩膀之间仰出段优美的弧度。领口圈雪白的狐裘将她肌肤衬得越发白净,这种白净不是冰雪般的冷白,而是如脂玉般的暖白,温润而泽。

王琼有些愣怔的看着眼前的三妹,恍惚间她仿佛看到那位身着袆衣、高高立在殿堂之上,从容接受内外命妇朝拜的王皇后,她早记不清三妹幼年的模样了,原来三妹幼年时便隐隐已有日后的三分气势了吗?

沈夫人拉着王珞的手和蔼问:“路过来可有受寒?”

王珞说:“不冷,这几天在屋里待久了,正好出来赏雪景。”

沈夫人笑道:“你们小姑娘是该出门多走走,像我们这把老骨头,想要出门松散松散筋骨都走不动了。”

王珞说:“祖母不老,您要是换身衣服,跟我们起出去玩,就像我们的长姐。”

沈夫人莞尔:“大母老了,哪能跟你们穿的样?”

王珞嫣然笑道:“祖母本来就容止端严,艳色的衣物穿在您身上,不会有损您的气度,只会给您锦上添花。”

好话谁都爱听,沈夫人听惯了好话,可也不得不承认,她这孙女说得奉承话就比旁人顺耳,她笑骂道:“你这小妮子连祖母都敢打趣了。”她话是这么说,但满脸的笑意却表达了她的受用。

王珞说:“那也是您待我们慈和,不然我们那里敢说真话?”

沈夫人轻拍孙女小手,“昨天娘娘赏了些布料下来,我瞧这些布料颜色鲜艳,都是你们小姑娘喜欢的,就让绣娘来给你们做几件新衣服。你看那件水红软缎可合心意?”沈夫人随手指,就把所有布料最漂亮的匹指出来了。

王珞点头说:“好看,祖母挑的都是最好看的。”

沈夫人吩咐绣娘说:“就拿这匹布料给娘做新意,做的合身些。”

沈夫人的话让在场的王氏姐妹们神色各异,漂亮衣服谁都喜欢,只是王家家规严谨,几个女孩子都不敢挑最漂亮最贵的,大家都想让祖母开口给她们,没想娘就只说了几句好话,祖母就把最漂亮的给她了!这些小姑娘们到底年纪还小、阅历也浅,面上不由的显出几分不忿,这马屁精就会哄着祖母要好处!

王珞眉眼弯弯的说:“等做好了,我第个穿给祖母看。”这么套衣服,在现代起码近百万,在古代就更值钱了,王珞对祖母自然不吝好话。

沈夫人笑得连眼角鱼尾纹都掩饰不住了:“好,祖母等着。”

王琼嘴角微晒的看着这对其乐融融的祖孙,也莫怪三妹日后能登顶,备受圣人宠爱,她这时才几岁?居然就能把自己心思掩饰如此隐蔽?她当年也以为祖母最疼爱是三妹,什么好的都紧着三妹,而三妹也最信赖祖母,甚至为了讨好祖母,压制崔氏的管家权。她还傻乎乎的把三妹当成自己最大的敌人!

其实人家压根没把自己看在眼里,明知道祖母有心送她入东宫,却故作不知,哄着祖母送她入宫,当了七皇女伴读。借着伴读机会,同七皇女和萧相交好,让萧相日后成为她在朝堂上最大助力,又选当时只是普通宫廷侍卫的圣人为夫婿……蛰伏二十年,朝高高站在云端。反观自己——王琼苦笑了声,她当初怎么会认为三妹想跟自己抢表哥?依照三妹的心性,她从来就没看上过表哥吧?

王琼脑思绪万千,面上却声色不露,她柔声对沈夫人说:“大母,时辰不早了,该用膳了。”

沈夫人道:“是啊,该用膳了。”她特地吩咐王珞说:“今天我让庖厨炖了鸡子汤,你最爱喝这个,记得多喝点,女儿家太瘦不好。”沈夫人直觉得娘太瘦了,将来难免不利子嗣。女人这辈子最大的仰仗就是子嗣,她自己生养了三子三女,幸好三个儿子都站住了,儿子子嗣也多,偏偏女儿却只生了个七皇女,要是能有个皇子,王家就能更上步了。

有了女儿的教训,沈夫人格外看重孙女的身体,就怕她太瘦,将来生育困难。沈夫人也奇怪,三儿和三儿媳到底是怎么教女儿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不是最贪吃贪玩的年纪吗?家里几个女孩子都不算瘦,唯独娘每次都是鸟食的份量,从来不见她有什么特别爱吃的,这份定力在宫里倒是适合,宫里的女子能得宠,靠的就是容色。

王珞乖巧的应是,她因前世从小跳舞的关系,习惯性的节制饮食,即使这辈子她并不需要过分节食,她也没有大吃大喝的习惯,胖从来不是福气的代名词,而是各种慢性病的开端,只要各种营养到位就可。她也不知道自己爱喝鸡汤的谣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她明明不爱喝任何肉汤。

世家用膳,食不言,众人进食皆是寂寂无声,用饭完毕,由丫鬟伺候漱口洗手,再奉上茶汤后才开始闲话,大部分时候也是王家姐妹们嬉笑说话,沈夫人含笑看着众人。

王琼趁众人玩闹时,走到王珞身边轻声唤道:“三妹。”

“长姐?”王珞回头看着亭亭站在自己身后的王琼,心有些诧异,王琼好像夜之间长大了许多?以前的王琼在王珞看来,就是个小女孩,脾气略有些娇惯,但她们这种家庭出身的女孩子,脾气娇惯太正常了,可今天的王琼似乎格外内敛?她们不就夜没见吗?在祖母这里住了天,能让成长至此?

王琼说:“祖母说入宫当伴读要知礼数,她特地请了宫里的女官来教我们礼仪。”其实王家世代勋贵,对家女儿教养严格,王氏女郎的仪态是公认的好,反而公主因是金枝玉叶、天潢贵胄,对自身仪态没世家贵女那么重视。但王琼不是在王家长大的,她七岁随父亲外放隆平府,她在隆平府待了年,虽说傅姆也教过她礼仪,可到底比不上家里的堂姐妹。

要说王珞也是跟她起在隆平府长大的,可她仪态就比自己好太多了,王琼记得自己年幼时候非常不喜欢三妹,总觉得三妹太清高,无论走到哪里,脊背、头都昂得高高的,副谁也看不起的样子。可等后来回想起来,才发现原来三妹在很小时候就如此重视自己仪态了。大母后来曾说三妹是天生贵人、命注定母仪天下,这话七成谄媚、三成也是真心,毕竟谁家小姑娘能在三四岁时就会为自己未来打算了?也就那些生来不凡的人才会如此。

“应该的。宫规严谨,我们是该好好学学。”王珞的社交礼仪,在上辈子就受过严格训练,她又从小学芭蕾,仪态要比没受过训练的普通人好些。但这辈子的宫规礼仪肯定跟她学过的社交礼仪不同,尤其是宫里各种情况她都不清楚,有个贵妃身边的女官指点,比自己胡乱琢磨好多了。

她顿了顿又道:“我会让眉绿把阿姊的爱物收拾了送来,祖母疼爱阿姐,阿姐辛苦多代我们孝顺祖母。”王珞暗想,王琼果然比以前成熟多了,要是换了以前的她,会肯定带着祖母的丫鬟仆妇,大摇大摆的来修身院收拾行李,不把阿娘气得跳脚不罢休!

王琼说:“有劳三妹。”她就知道只要自己主动提起搬走,三妹就会替她把崔氏安抚好,这位日后差点就让阿耶和崔氏离婚了,那时大母都在她面前跪下了,言官的弹劾都堆满了陛下的书案,也没见她动容,要不是崔氏最后为了三妹名声没答应离婚,她恐怕会成为首个也是最后个父母因感情不和而离婚的皇后。

王珞道:“都是自家姐妹,长姐不必多礼。”

众人陪沈夫人说笑了好会,见沈夫人累了,才识趣的起身告辞,王珞留到最后才离开,离开前沈夫人拉着王琼、王珞的手淳淳善诱:“你们进宫后要相互扶持,等到了宫里你们就会明白,在家里姐妹间的口角都是小事,在外面只有自家亲人才靠得住。”

姐妹两人都是套了少女壳子的成年人,对沈夫人的话皆深有感触,两人齐声应是,柔顺的模样让沈夫人欣慰不已,她就知道他们王家的女儿没有不好的,即便有崔氏那个搅家精在,两姐妹还是和和睦睦的长大了,没坏了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