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五零养男配(红酥手没酒)_登堂入室(1 / 2)_穿到五零养男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登堂入室(1 / 2)

赵老爷子现在是悔的肝都疼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叫闺女一个人养孩子

他从来都知道陈江河是个吃软饭的,没本事的,还怕担事的。当然了,对孩子还是可以的,就是自己行事不咋地。

只不过他是真没想到啊,这人还是个一腔慈父之心没处放的

老爷子手里的拐杖抬起来就敲,“死了没死了没都死了没没死你急着干啥人家别的不都活得好好的这世上多少地主就你能耐也不瞅瞅你老陈家什么德性,还真能找到你头上啊瞎操什么心”

陈江河不乐意了,那你倒是无所谓,孙子孙女都有,我跟小青可就只有一个闺女

从院子边上路过的管妈妈翻了个白眼真是脑子有病,得亏当时利索的把他给一脚蹬了。

可他到底是哪里有毛病呢陈江河觉得自己还挺机灵了,孩子都是他的宝,哪一个都舍不得,他爹就是这样的,媳妇不止一个,但是孩子都是宝,都应该相亲相爱的。他敢保证,但凡他有钱,四个孩子一定都是宠宠宠的待遇只可惜现在没什么本事,只能寄希望于孩子们守望相助,互相帮衬的。

只是他没想过,这种几个孩子不是一个妈的情况下,相亲相爱真的只能是男人的一厢情愿。可能孩子们有相处的好的,但总归是亲疏有别。

管少宁回去后就看到她妈在跟老太太咬耳朵,俩人手里各拿着一件褂子在缝,一边说还一边对着赵家的方向指指点点的。

也是难为她们了,脸上的表情还挺丰富。

管奶奶拿针尖儿在头顶上磨了两下,“那你管他呢孩子还是自己身上的肉掉下来的亲那赵小青说得再好听,不还是为着她自个儿的孩子就像咱家,素素那丫头要是被欺负了,老大他们几个也给妹子出头,为的是啥为的不就是亲爹跟人家姓赵的过日子,有亲爹在,总归也是一桩好处那边呢,也是想闺女有亲兄弟撑腰所以啊,一是一,二是二。该做的面子咱也做,但是真赶上要紧的事儿了,傻子才不紧着自己家前两年外头还没稳定的时候,就算陈江河再不是东西,妈肯定得让那姓赵的给咱家做小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不讲究那些,少了一个吃白饭的也没什么不好,爱咋样咋样”说着,还嘿嘿笑了两声,“反正就那走两步就喘的样儿,也耍不了大少爷脾气。”

还咂摸了两下嘴,这小十年才把女婿教的知道干家务活儿了,结果一下子叫人家捡了个现成的便宜。

她又摸了摸手里的褂子,后悔是不后悔的,至少陈江河那张面皮子不错,自家三个娃的品貌都是不错的,“好歹孩子们没跟你一样长的五大三粗的。”

管妈妈不想搭理自己亲妈,还五大三粗这五大三粗的随了谁她能不知道啊

嘴里还在嘀咕这老太太,一大把年纪的干活儿比老大这个大小伙儿还厉害,这还能不是祖传的五大三粗

结果到了晚上,石旦颇有心眼的把今天这事给说了一下,管妈妈饭后就拍板“你说说你,成天往这边搬东西,往后就在咱家吃饭了,别再弄来弄去的麻烦”

都观察一年多了,虽然孩子年纪不大,但老话说三岁看到老更别提前些年日子难过的时候,五六岁的孩子都能懂事了,石家这孩子都8岁了,不算小。

石旦喜滋滋的应了,第二天就得寸进尺的把自己铺盖卷塞到了管二哥的床上。

挤一挤还暖和,等过几年大了,就该宁宝儿搬到自己家了。

一个荞麦枕头,一床勉强算是松软的棉花被,再加上两件换洗衣裳,可以说是自己的全部家当了。

棉被上的补丁不是很齐,但针脚也勉强算是密实。

管奶奶母女俩都很满意,她们这个年代的人可不讲究啥大男子主义,什么男人不能动针线做饭啥的,肯动手的都是好孩子。

石旦是急于表现自己的,“管妈妈,回头上学的时候您别担心,宁宝儿就交给我了”

管妈妈就说了,“那我肯定不会担心的,你们多认识几个字就成了。”

石旦赶忙应承“这个肯定的,咱们这里的人读书都不容易,好容易国家愿意叫咱读书了,还给我免了学费,那是怎么都不能浪费机会的。往后多认些字懂些道理,说不定能到镇上哪家铺子当个账房掌柜的。”

管妈妈点点头,这话说得倒是不错。晚上睡觉的时候就跟闺女说了,“虽说女娃子也能念书,但到底在外头还是男人得用些。妈瞧着石旦跟你爸不是一种人,他知道生活的难处,也知道上进,你们往后都认识字,能说得上话,妈也就不担心你长大后被欺负了。”

管少宁都明白,想让人家做小女婿呗

她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总归往后都是要结婚的,能有个熟悉的总比盲婚哑嫁的强。

虽然对石旦就是看小弟弟的心态,但这也是没法子。她一向都很清醒,大多数人都不是因为爱情才在一块儿,现在才处于勉强吃饱的年代,说爱情还太早。

她更倾向石旦也是觉得他俩合适才同意这个想法的,要不然说一个八岁的小孩子知道啥是爱情

她是不怎么信的,至少她八岁的时候还在想着怎么讨大多数人的欢心,做一个不让同学老师讨厌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有更好的环境去学习、生存。

所以对于石旦跟自己家亲近,她心里是不排斥的,至少她没发现他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似乎是征得了家长的同意,石旦更有干劲了。只要一得空,就带着自己的小媳妇和小舅子漫山遍野的跑。当然不是瞎跑,虽然不是走哪儿捡哪儿,但至少回回不空手,就算没有找到好的,三人也能弄几大捆柴回来,过日子的态度那是相当的到位。